1.兴趣记忆法
兴趣是学习的动力。有了兴趣注意力势必集中,记得快,记得牢。因此必须要把死地名变成活地名,学得生动活泼,记忆地名轻松而感兴趣。比如美国的圣弗兰西斯科可以如此讲:
第一在地图上指出该城市的地方,并拼写拼读数遍。
理解:圣弗兰西斯科是美国西海岸的大港口。中国人习惯叫它旧金山。旧金山的开发与华工的血汗劳动是分不开的。1848年在这附近发现大金矿,美国掀起了采金热,很多招募华工。国内东南沿海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背井离乡,来到这里当苦工。他们栉风沐雨,披荆斩棘,修筑铁路,建设城市。由于该城是在采金业中飞速进步起来的,所以华侨刚开始称它为金山。后以不同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新发现的大金矿,便改名旧金山。旧金山是美国华人的最大集中地,市内有一条唐人街,聚居着华侨及华裔7万多人。这条街充满了中华民族的乡土色彩,到处可以见到广东酒家、北京餐馆和馄饨店、豆腐店等;每逢新年,街上就有耍龙灯、玩狮子、打腰鼓、放鞭炮的,说明中华民族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团结力。如此有目的地串插历史故事,就能使学生兴趣盎然,注意力集中,既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,又为难记的地名,打下了记忆的基础。
2.读练记忆法
要想牢记地名,单听教师口讲不可以,应该眼、耳、口、手一齐活动,互合适合,一同参加记忆。一般教地名可遵循如下几个步骤:
在地图上指出地名的正确地方。
在地图册或课本插图上找出同一地名的地方。
工整地写出地名。
工整地进行填图或记笔记。
拼读地名。
在课前、课后进行指图训练或填板图。
3.分散记忆法
一堂地理课上总是会出现不少地名,在短期内需要学生全部记忆是有困难的。最好的办法是分散记忆,就是先统计教程中出现的所有地名。对于其中需要记的、未必要记的、应该先记的或后记的都要心中有数,然后集中力量,逐个解决。如此既可减轻负担,又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。比如北美洲一章中出现的地名有不少,但假如仔细剖析,就能发现其中有些可以暂时不记,有些是已学过的。经过如此化繁为简,记忆这类地名就不会感觉困难了。